中新网北京9月28日电(记者 陈文韬)香江潮涌,紫荆花开。26年前的7月1日,香港洗刷了民族百年耻辱,回到祖国的怀抱,从此开启历史新纪元,走上同祖国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宽广道路。
近期,由中央网信办主办的2022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揭晓结果,经过初选、专家审核评议、网络展播投票、终选以及结果公示,550件网络精品脱颖而出。《香港回归25周年:“我们的香港记忆”故事征集活动》等正能量作品入选。
如同故事征集活动一样,在互联网平台上,《“湾升明月 涛声依旧”香港回归策划》《香港回归,深圳比任何一座城市都要热闹》《香港回归25周年香港警察亲自答2》……这些形式丰富的正能量作品,以互联网为窗口,连结着香港与内地,甚至是海内外所有心系香港人士的心。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是广大网友对香港的共同记忆,也是香江谱新篇的见证!
香港回归祖国怀抱,两地网友见证共同记忆。《香港回归25周年:“我们的香港记忆”故事征集活动》等多个网络正能量主题活动、专题专栏,引发内地和香港两地网友留言分享。有内地网友说“1997年7月1日当天守在电视前看直播时内心无比澎湃”,有香港网友说“看到国旗升起,心中的归宿感让我为祖国高兴”……
有内地网友回忆起祖国为解决香港同胞饮水困难而兴建的东江—深圳供水工程,感慨一泓东江水、浓浓粤港情;也有香港艺人曾志伟的回忆“小时候供水管制,直到国家大量输入东江水以后,水才能放开供应。”
一条条情真意切的留言,勾勒出两地民众对香港回归祖国怀抱、从血脉相依到互助共融的共同记忆。
繁荣稳定是香港同胞的心愿,也是祖国人民的期盼。在去年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香港警员也告别了“Yes, sir”,改为“知道,长官”,从英语变成中文,小小的变化,却非常重要。香港“光头警长”刘泽基说,“这些是具有重要象征意义的事,更是一种归属感的体现”。香港同胞所拥有的爱国爱港、自强不息、拼搏向上精神,正是香港成功的关键所在。

当前,香港迈入由治及兴的新阶段,我们有理由相信,香港同胞不仅完全有能力、有智慧把香港管理好、建设好、发展好,而且能够继续在国家发展乃至世界舞台上大显身手。
融入国家发展大局,香港谱写繁荣新篇章。祖国好,香港一定好;祖国好,香港会更好。从“十二五”规划港澳部分首次单独成章,到“十四五”规划赋予香港新的定位,从“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到“CEPA服务贸易协议”,从抵御亚洲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到抗击非典疫情、新冠肺炎疫情……香港重新纳入国家治理体系,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国家支持香港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人民币国际化等重大发展战略中发挥优势和作用,为香港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不竭动力、广阔空间。
东方之珠浪漫依然,活力之都更胜往昔。聚焦“国家所需、香港所长”,香港必将开启新一轮发展进程。我们坚信,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有伟大祖国的坚定支持,有“一国两制”方针的坚实保障,在更多正能量网络精品的见证和记录下,香港一定能够创造更大辉煌!(完)
中新社北京9月27日电 综合消息: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6日发布《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倡议与行动》白皮书,引发外媒关注。外媒报道称,白皮书体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传统、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丰富的人文价值,中国以行动积极践行自己的主张,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力量。
中新社记者 张宇 摄" src="//image1.chinanews.com.cn/cnsupload/big/2023/09-26/4-426/883a2d6a9a6a47d49eaa0581295ec927.jpg" alt="图为《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倡议与行动》白皮书。中新社记者 张宇 摄" />
图为《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倡议与行动》白皮书。中新社记者 张宇 摄
《今日巴基斯坦》当地时间26日报道称,白皮书体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传统、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丰富的人文价值,与一些国家的霸权思维迥异。报道指出,中国不仅提出倡议,而且以行动积极践行自己的主张:过去十年里,中方为国家间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争端分歧、实现友好关系树立了榜样,在促进地区和平与发展中发挥了建设性作用,以坚定的信念和扎实的行动,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巴基斯坦“国际新闻”网站26日报道称,中方指出,白皮书旨在助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秩序。该媒体援引白皮书内容报道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超越了集团政治的“小圈子”规则,超越了实力至上的逻辑,超越了少数西方国家定义的“普世价值”,顺应时代潮流,倡导全球协作,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26日发表题为《中国发布白皮书:中国所做一切不是要取代谁、打败谁》的报道,对白皮书内容进行介绍。报道援引白皮书内容指出,中国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本国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为世界人民提供发展机会,而不是要取代谁、打败谁。
报道称,白皮书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中国反对一切形式的单边主义,反对搞针对特定国家的阵营化和排他性“小圈子”,反对打着所谓“规则”旗号破坏国际秩序、制造“新冷战”和意识形态对抗的行径。
拉丁美洲通讯社26日报道称,白皮书介绍了中国这个“亚洲巨人”过去十年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方面取得的成就。报道称,中方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国际社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尼加拉瓜广播电台“La Primerísima”26日报道称,白皮书在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0周年之际发表,总结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实践和发展。
巴西杂志《Fórum》26日报道称,中国发布的白皮书阐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基础、实践和发展,表达了中国对人类发展进程的看法,反驳了个别国家的霸权思维。

土耳其阿纳多卢通讯社关注到,白皮书将全球化视作现实,甚至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而非“选择”;民主也不是“装饰品”而是“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报道援引白皮书内容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开放包容,坚持互利共赢,坚持公道正义,不是以一种制度代替另一种制度,不是以一种文明代替另一种文明,而是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历史文化、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利益共生、权利共享、责任共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