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3年7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3.55%,5年期以上LPR4.2%,均与上期持平。
这一结果已在市场预期之中。7月17日,央行公开市场开展1030亿元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和33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均持平,分别为2.65%、1.90%。而MLF操作利率是LPR报价的定价基础。
今年6月,LPR 在连续10个月按兵不动后迎来下调,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均下调10个基点。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指出,7月MLF操作利率保持不变,加之6月份两个期限品种的LPR报价刚刚下调,因此7月LPR报价保持不变符合市场预期。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此前也表示,当前正处于政策效果观察期,短期内政策利率无进一步下调的必要。MLF利率作为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报价的锚定利率,其变动会对LPR产生直接有效的影响。在本月MLF利率维持不变的情况下,7月份LPR大概率保持平稳。
三季度有可能实施年内第二次全面降准

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相比降息而言,近期市场上对降准的讨论更多。
7月14日,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后续人民银行将根据经济和物价形势的需要,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精准有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存款准备金率、中期借贷便利、公开市场操作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推动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
邹澜的表述提到了存款准备金率,不少专家认为,三季度可能会迎来降准。
王青分析指出,7月MLF小幅加量续作后,接下来降准落地的可能性上升。MLF操作和降准都能补充银行体系中长期流动性,后者还能降低银行资金成本,释放较为明显的稳增长信号。综合考虑三季度宽信用提速的资金需求、未来MLF操作规模,以及提振市场信心的需要,接下来在MLF持续加量续作的同时,三季度有可能实施年内第二次全面降准,最早有望在7月落地,估计降准幅度为0.25个百分点。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也认为,经济复苏面临的内外环境较为复杂,人民银行可能适度降准,通过降准等释放长期限低成本资金,稳定银行负债成本,增强银行信贷扩张能力,继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和激发微观主体活力。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指出,票据利率以及贷款需求指数等数据仍反映目前信贷投放承压,金融数据改善的可持续性仍存不确定性,因此短期内货币政策并不具备转向的前提。低通胀环境也意味着后续宽松货币政策空间较为充足,或更多向结构性政策工具让位,与扩内需、促消费工具形成稳增长政策组合拳。此外,下半年在MLF到期压力较大或流动性明显收紧的时点,不排除央行有降准的可能。

“如此高效且珍贵的工具应在关键时候使用,如信贷增长动能明显边际回落时。”光大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张旭认为,在诸多工具中,降准所提供的流动性期限最长、成本最低,可有效缓解货币创造过程中的流动性约束,因此政策效果颇为明显。
本组文/本报记者 程婕(来源:北京青年报) 【编辑:叶攀】

中新网西宁7月20日电(刘洋)“信用是一种共治手段,要进一步健全信用规则,加快信用环境塑造,不断完善企业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政府监管‘四位一体’的共治格局。”20日,市场监管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蒲淳在第24届中国青海绿色发展投资贸易洽谈会“信用赋能高质量发展”西宁论坛上致辞。
当日,由市场监管总局信用监管司指导、青海省市场监管局主办、中国工商出版社承办的“信用赋能高质量发展”论坛在青海省西宁市举办。
图为“信用赋能高质量发展”西宁论坛现场。
信用作为一种先进服务模式,通过稳步拓展信用领域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开发,不断完善信用服务体系,助力企业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中实现更好发展。

青海省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省长王海红表示,青海省将持续推进完善产权保护、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着力构建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创新机制,推动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让信用赋能生态文明高地建设。
图为青海省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省长王海红致辞发言。

“信用是一种监管方式,往往比行政处罚更有‘杀伤力’。”蒲淳说,“作为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职能部门,市场监管总局通过建立健全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推动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建设取得长足进展。推动颁布《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在世界范围内率先确立并实施信用约束等制度;建成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统一归集公示全国1.77亿户经营主体信用信息,为推动交易信息对称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图为市场监管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蒲淳致辞发言。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本届“青洽会”的重要内容之一,论坛以“信用赋能高质量发展”作为主题,设置了“治理现代化视野下的信用赋能”、“共建共享信用体系助推高质量发展”、“数字时代与信用赋能”三个主题分论坛,市场监管总局信用监管司司长刘敏、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王敬波等领导和专家学者分别就相关主题进行主旨演讲。
论坛还举办了中国企业信用指数发布仪式和企业信用同盟成立仪式,市场监管总局代码中心主任刘平安介绍关于中国企业信用指数和企业信用同盟相关情况,企业信用同盟各发起单位代表共同宣告同盟成立,并联合公开信用承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赵全厚分别对企业信用指数的发布和企业信用同盟的成立进行点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