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探秘聊感受 “京味儿”文化引关注
北京曲剧《茶馆》走进北大 为学子们带来一场文化盛宴
“四九城儿,闻名的裕泰老茶馆儿,大方桌儿宽条凳,烫金的对联儿,铜板壶细盖碗儿,小叶儿香片儿,侃西山道北海,取乐消闲儿。”12月3日晚,北京曲剧《茶馆》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上演,为北大学子带来了一场京味儿文化盛宴。演出开始前,北京大学曲艺协会、北京大学学生京昆社的几位同学探班后台并与剧中演员交流,近距离感受了浓浓京味的曲剧艺术。本次活动也是“‘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文艺行之“戏聚高校 佳作有约”系列活动之一。
“演出最后一幕的鹦哥调时有什么感受?”、“剧里很多曲牌听起来很新,是新创作的吗?”“曲剧《茶馆》与话剧《茶馆》有哪些区别?”……演出开始前,来自北京大学曲艺协会和学生京昆社的几位同学组成“观剧团”,一起探秘后台,了解演员们如何化妆、对戏、走场、彩排,同学们也把积攒了很久的问题一股脑儿地问了出来。随后,几位同学又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走上舞台,以另一种视角感受曲剧艺术。“原来《茶馆》中‘戏份’最重的盖碗是纸做的!”看到实物道具,同学们不禁发出惊呼。北京曲剧团演员队队长赵浩博介绍,和盖碗一样,很多小道具都是当年老师傅们手工制作的,虽然《茶馆》在各地演出了很多次、演员也换了好几拨,但这些道具却传承了下来,很多都用了二十几年。茶碗、烂肉面……,精致的道具与演员们精湛的表演一道构成了曲剧《茶馆》的经典。

北京大学中文系21级硕士研究生王羽端已经是第三次来看北京曲剧《茶馆》了,但与主创深度交流并探秘后台却是第一次,这让她这个“戏迷”激动不已。“以前都是台下看,这次走上舞台拥有了演员的视角。我还注意到道具里的账本写了好几页,这些细节让我既惊喜又感动。”
北京大学化学院23级研究生赵润涛告诉北青报记者,每年会有包括曲剧在内的各种艺术门类到学校演出,这是他们接触艺术文化非常好的契机。此外,学校还会组织一些艺术讲座,北京曲剧团的老师也曾来到北大,为同学们打开了中华传统艺术之门。
在《茶馆》中扮演秦仲义的演员李相岿表示,曲剧作为一个年轻的剧种,特别希望与年轻观众互动交流,也特别希望了解当下年轻人尤其是高校学子对这种艺术门类的见解,“随着时代变化,曲剧也在不断创新,我们也希望年轻观众多给我们提意见建议,帮我们不断调整改革。”李相岿说。
据了解,北京曲剧是北京唯一地方剧种,至今已有70余年历史,而曲剧《茶馆》则改编自同名话剧,是北京曲剧团的经典剧目,自1998年创排以来就深受观众朋友的喜爱,至今已经演出百余场。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北京市曲剧团与北京大学有着长期的合作,多年来推出经典北京曲剧《龙须沟》《北京人》及相关艺术课堂等活动,广受师生好评。而此次在讲堂上演的北京曲剧《茶馆》,在尊重原著精神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北京曲剧特有的说唱艺术手段、京味儿唱腔,进一步挖掘、呈现剧作深刻意蕴,于通俗化、大众化的曲剧形式中展现独特的文化品位。
文/本报记者 张月朦 摄影/本报记者 袁艺

(北京青年报) 【编辑:付子豪】
中新网兰州12月5日电 (杨娜)甘肃省武威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宏伟5日表示,武威2023年探索多种招商方式,发挥“归雁效应”,开展乡情招商;依托“两中心两口岸一场站”,设立山东港口武威内陆港,启用武威保税物流中心天津港物流基地,深化拓展对外合作交流;与江苏省无锡市深入合作,组建专班开展驻点招商,发展“飞地经济”。
“转作风优化营商环境 抓项目增强发展动力”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武威专场于当日召开。李宏伟介绍说,武威市强化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两个主引擎”,聚力打造武威工业园区、红沙岗能源化工工业集中区、武威国际陆港、重离子康养产业园、文化旅游大景区“五个增长极”,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图为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天马湖。(资料图)凉州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武威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重要节点城市,是连通东西的丝路重镇、交通枢纽,是优势独特的农业大市、食品基地,是风光无限的能源基地、外送通道,是颇具盛名的文化名城、旅游胜地。

2023年,武威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编制年度招商引资重点项目、投资机会、重点产业链目标企业“三个清单”,建立储备项目库,谋划招商引资重点项目240个,总投资1618亿元、较2022年增加520亿元。
围绕新能源、奶产业等9条重点产业链,武威全面落实“一链条、一专班、一图谱、一方案”工作机制,持续加大“走出去、请进来”力度,先后签约引进一批装备制造、冷链物流、蔬菜种植、饲料加工等产业项目,贯通了奶产业链上下游,延伸了新能源、食品加工等产业链条。

图为武威汉唐天马城景区景色。(资料图)杨娜 摄

武威市招商局局长宁生国介绍说,武威紧盯行业龙头企业,今年已引进国家能源、三峡能源、天合光能等500强企业和上市企业21家,投资项目30项、签约额212.73亿元。特别是依托伊利乳业,引进优然牧业、嘉立荷集团、金宇浩兴等行业龙头,实施奶业研究院、牧光互补产业园、奶牛养殖等项目,形成集乳制品、奶牛养殖、饲料加工、生物医药、彩印包装、物流物联为一体的“1+6+N”奶产业集群,奶牛存栏10.68万头,居甘肃第1位。
同时武威坚持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聚力打造新能源及装备制造、奶产业、特色农产品及食品加工、新材料等百亿级产业集群,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李宏伟说,下一步武威将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在营商环境优化、产业培育、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方面持续发力,冲刺四季度,打好收官战,确保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努力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武威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