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已进入2023/2024年榨季,广西农投糖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广农糖业)12月5日介绍,该公司所属的四家糖厂目前已全部开榨,正开足马力进行生产。截至目前已累计入榨46万吨甘蔗,产糖量约4.5万吨。
12月5日,广西南宁市宾阳县一处甘蔗种植基地,工人操作农机进行收割作业。陈冠言 摄
12月5日,广西南宁市宾阳县一处甘蔗种植基地,工人操作农机进行收割、装车作业。陈冠言 摄

据介绍,新榨季与上一个榨季相比,广西甘蔗总量预计有一定幅度提升,预计新榨季的食糖产量有一定比例增长。广农糖业已累计投入3000多万元,用于支持蔗农种植甘蔗,共推广蔗农种植甘蔗60多万亩,并引进先进种植技术,推广机械化生产等。据了解,广农糖业签约蔗区预计可增产30%左右,将带动5.2万户蔗农持续增收致富,积极助力乡村振兴。
南糖伶俐糖厂外等待卸车的运蔗车辆。陈冠言 摄
南糖伶俐糖厂内,运蔗车进行卸蔗作业。陈冠言 摄
南糖伶俐糖厂一处自动化流水线,机器马不停蹄进行装袋。陈冠言 摄
南糖伶俐糖厂内,机械臂正在进行装包码垛。陈冠言 摄
中新社南宁12月5日电(记者 黄艳梅)首届中国—东盟(南宁)文化月活动5日晚在广西南宁市开幕。此次活动“好戏连台”,来自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艺术家同台献艺,共叙友谊,集中展示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传统文化艺术魅力。
12月5日晚,首届中国—东盟(南宁)文化月活动在广西南宁市开幕。图为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开幕演出现场。俞靖 摄

首届中国—东盟(南宁)文化月期间,将开展第十届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第七届中国—东盟电影展映、《春天的旋律·2024》跨国春晚、中国—东盟(南宁)艺术展览美术作品展、中国—东盟(南宁)动漫展、东盟国际体育赛事、“风情东南亚”专场演出等系列活动。
12月5日晚,首届中国—东盟(南宁)文化月活动在广西南宁市开幕。图为泰国孔剧表演。俞靖 摄
当晚在南宁人民会堂上演的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开幕演出上,中国各地的优秀剧团荟萃一堂,共展梨园戏韵,越剧《牡丹亭·游园》、邕剧《小宴》、桂剧《打棍出箱》、晋剧《千秋关圣》等节目轮番上演。来自泰国、越南等东盟国家的艺术院团也为中国观众带来孔剧、木偶戏等表演,引来现场掌声阵阵。
“中国与东盟的传统戏剧同台演绎,太过瘾了。”广西大学泰国籍留学生林梦秋当晚观看了整场演出。她说,戏曲的艺术魅力令其着迷。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常委、南宁市委书记农生文称,文化无国界,文化交流是最能沟通心灵、缔结友谊的桥梁。当前,南宁正加快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举办中国—东盟(南宁)文化月活动,是推动文化交流互鉴、促进民心交融相通的重要载体与实践成果。
柬埔寨文化艺术部副部长邱坎维拉称,期待以首届中国—东盟(南宁)文化月活动为窗口,不断拓宽东盟与中国人文交流合作渠道,丰富人文交流的内涵,推动东盟—中国多领域合作走深走实,让双方在人文、旅游、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南宁是中国距离东盟最近的省会城市,是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枢纽城市。首届中国—东盟(南宁)文化月活动时间将持续至2024年1月下旬。(完)